完整認知新時代的關工委及其工作價值,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導,以中辦、國辦《意見》為遵循,多維度研究關工委組織和工作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性安排,深化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為進一步高質量做好關工委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政治維度:從鞏固中國共產黨執政之基中關工委的重要地位看關工委制度安排彰顯政治自覺
百年黨史揭示:新中國是2000萬先烈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要想紅旗飄萬代,重在教育下一代。關心下一代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是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持續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保證社會主義事業薪火相傳,這是關心下一代的全部理論基礎、實踐主題和政治意蘊。
祖國的未來屬于下一代,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葆紅色江山不變顏色,關鍵就在于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和爭取青少年。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關工委作為黨領導下的群眾性組織,其無論是作為黨和政府重要助手的政治地位還是作為青少年教育協同力量的社會地位等都十分重要。關鍵在于關工委工作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項重要工作,關工“五老”是鞏固黨執政基礎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戰略維度:從爭奪青少年激烈斗爭中關工委的重要作用看關工委制度安排彰顯戰略主動
關心下一代事關爭奪青少年的國際戰略考量。1951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就制定了和平演變中國青少年的《十條誡令》。毛澤東同志也再三思考著中國的命運和未來,1962年,他在一次談話中說,美國要想在中國第一、第二代身上進行和平演變是不可能的,他們只能把和平演變寄希望于中國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解體:不費一槍一彈,美國用文化滲透和輿論扶持成功實施和平演變。
中美之爭關鍵是人心之爭。爭奪青少年的斗爭是長期的、嚴峻的,我們不能輸,也輸不起。否則將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
把握戰略主動,關工委和“五老”必須旗幟鮮明地把關心下一代工作融入到偉大斗爭中,發揚斗爭精神,抵御西方價值觀對青少年的侵蝕,有效應對多種風險與挑戰。
三、 實踐維度:從30多年關工實踐中關工委的重要擔當看關工委制度安排彰顯制度自信。
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應運而生的中國關工委組織走過了30多年的不平凡路程。30多年的關工實踐,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印證了關工委制度性安排的中國特色與客觀必然,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制度自信,也為全球青少年治理提供了實踐樣本和中國經驗。
30多年來,各級關工委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為國家培養了千千萬萬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僅“中華魂”讀書活動,30年來全國覆蓋青少年就達4.97億人次,生動展示了廣大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健康向上的時代氣息。
各級關工委,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性安排的組織載體,堅持守正創新,以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工篇章。廣大“五老”,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性安排的實踐主體,是一支對黨忠誠、讓黨放心、特別能奉獻的銀齡隊伍,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貢獻銀發力量。
(責任編輯:孫大航)